-
木本植物有哪些
水生草本植物有哪些
草生植物都有哪些
水生草本植物有哪些 雪里紅(一年生草本植物)詳細資料大全

雪里紅(一年生草本植物)詳細資料大全
雪里紅,一年生草本植物,芥菜的變種,將芥葉連莖醃制,便是雪里紅(又稱雪里翁),俗稱辣菜。葉子深裂,邊緣皺縮,花鮮黃色。莖和葉子是普通蔬菜,通常醃著吃。
在中國北方地區,到了秋冬季節葉子會變為紫紅色故名“雪里紅”。在中國南方地區,因為很少見到變為紫紅色的“雪里紅”,所以也被誤傳為“雪里蕻”。
另:據著名詞典學家王光漢《詞典問題研究*“現代漢語詞典”推薦詞形檢討》研究,當作“雪里蕻”。蕻,《廣韻》音“胡貢切”,《集韻》釋為“茂”。《廣群芳譜·蔬譜五》:“四明有菜名雪里蕻,雪深,諸菜凍損,此菜獨青。”謂此菜于雪時反茂,故名。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莖葉。是芥菜類蔬菜中葉用芥菜的一個變種。
基本介紹
中文學名:雪里蕻拉丁學名:Brassica juncea var. multiceps別稱:雪菜、春不老、霜不老、香青菜二名法:ArdisiasquamulosaPresl界:植物界門:被子植物門綱:雙子葉植物綱亞綱:五椏果亞綱目:白花菜目科:十字花科族:蕓薹族屬:蕓薹屬種:芥菜亞種:雪里蕻分布區域:分布在綠島、蘭嶼、海南島、斯里蘭卡。國內分布南北各省拼音名:Xue Li Hong性味:性溫,味甘辛英文學名:salted vegetable 功效主治,營養成分,植物形態,食療作用,保健食譜,文獻選錄,文化欣賞,生產技術, 雪里紅在中國北方地區,到了秋冬季節葉子會變為紫紅色故名“雪里紅”。在中國南方地區,因為很少見到變為紫紅色的“雪里紅”,所以也被誤傳為“雪里蕻”。常被用作醃菜食用。 功效主治
解毒消腫,開胃消食,溫中利氣。明目利膈。主治瘡癰腫痛,胸隔滿悶,咳嗽痰多,耳目失聰,牙齦腫爛,便秘等病癥。營養成分
每100克含水分91.5克,蛋白質2.8克,脂肪0.6克,維生素1.6克,碳水化合物3.6克,鈣23.9毫克,磷64毫克,鐵3.4毫克,維生素B1 0.07毫克,核黃素0.06毫克,尼克酸0.7毫克,抗壞血酸83毫克。 植物形態
葉子深裂,邊緣皺縮,花鮮黃色。莖和葉子是普通蔬菜,通常醃著吃。又名雪里蕻、雪菜、春不老、霜不老、飄兒菜、塌棵菜。雪里紅是芥菜類中的一種葉菜,葉片大,淡綠色,是芥菜連莖醃制的。食療作用
1.醒腦提神:雪里紅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(維生素C),是活性很強的還原物質,參與機體重要的氧化還原過程,能增加大腦中氧含量,激發大腦對氧的利用,有醒腦提神,解除疲勞的作用。 2.解毒消腫:雪里紅有解毒之功,能抗染和預防疾病的發生,抑制細菌毒素的毒性,促進傷口愈合,可用來輔助治療感染性疾病。 3.開胃消食:雪里紅醃制后有一種特殊鮮味和香味,能促進胃、腸消化功能,增進食欲,可用來開胃,幫助消化。 4.明目利膈:寬腸通便,雪里紅組織較粗硬,含有胡蘿卜素和大量食用纖維素,有明目與寬腸通便作用,可作為眼科患者的食療佳品,還可防治便秘,尤宜對老年人習慣性便秘者適用。 5.減肥功能:雪里紅還是減肥的綠色食物代表。其可促進排出積存廢棄物,凈化身體使之清爽干凈。排除體內積存廢棄物與毒素的同時,還能夠補充維他命和礦物質,激發體內原有動力,促進消化,吸收,排出的規律化。對提高減肥速度很有效果,還兼具抗老化的功效。 6.排鉛功能:維生素C與鉛結合生成難溶于水的物質,從而隨糞便排出體外,從而排鉛,而雪里紅為含為維C食物之一。 7.抗癌功能:科學家在以往的研究中,提出了癌癥發生發展的模型,即癌癥的起始階段和促進階段。起始階段往往是短暫且不可逆的。在輻射、有毒化學元素等致癌物質的影響下,人體內埋下了癌癥的種子;促進階段則是由促癌因子反復作用,長達幾年乃至十幾年才引起癌變。實驗證明,在癌癥發展的這兩個階段中,通過一些化學物質的介入,可以阻斷癌細胞生長,從而達到預防目的。日本研究指出,抑制作用。 附:抗癌效果最好的二十種蔬菜(括弧中為對癌癥抑制作用的百分比) 1.熟番薯(98.7%) 2.生番薯(94.4%) 3.蘆筍(93.7%) 4.花椰菜(92.8%) 5.卷心菜(91.4%) 6.菜花(90.8%) 7.西芹(83.7%) 8.茄子皮(74%) 9.甜椒(55.5%) 10.胡蘿卜(46.5%) 11.金花菜(37.6%) 12.薺菜(35.4%) 13.苤藍(34.7%) 14.芥菜(32.4%) 15.雪里紅(29.8%) 16.番茄(29.8%) 17.大蔥(16.3%) 18.大蒜(15.5%) 19.黃瓜(14.3%) 20.大白菜(7.4%) 保健食譜
1.清炒雪里紅 【用料】醃制后的雪里紅500克,大蒜末30克。 【做法】將雪里紅洗凈后擰干水,切細待用。鍋燒熱,加入適量菜油,至七分熱時,入蒜末煸香,下雪里紅煸炒,炒出香味后略加鮮湯,待湯乾,盛盤中即可食用。 【特點】此菜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,具有寬腸開胃之功效,適宜于消化不良,納呆食少,習慣性便秘等病癥。 2.雪里紅炒百合 【用料】雪里紅醃菜300克,鮮百合200克。 【做法】將雪里紅洗凈后擰干水,切極細,百合洗凈待用。鍋燒熱,下麻油,待油燒至五成熱時,放入雪里紅煸炒,2~3分鐘后,再加人百契約炒,略加水,下適量精鹽調味,旺火燒至百合熟時,即可起鍋裝盤。 【特點】此菜具有解毒消腫,清熱除煩的功效。適用于感染性患者使用大量抗生素后致胃納呆滯,口味不佳者食用。常人亦可食之。 3.肉絲炒雪里紅 【用料】雪里紅醃菜300克,肉、小冬筍各100克。 【做法】雪里紅洗凈切絲,入鍋中煸干水后,裝盤待用;豬肉切細絲,冬筍切丁。鍋燒熱后,加入菜油,油燒至五分熱時,下肉絲煸炒斷生味再加入小筍丁,煸炒數通。下雪里紅同炒,酌加鮮湯,中火煮3~4分鐘,盛人盤中即可食用。 【特點】此菜口味鮮美,具有明目除煩,解毒清熱之功效,適應于眼睛紅腫熱痛者服食,習慣性便秘、食欲不佳、心清煩躁者尤宜食。 4.雪菜湯 【用料】雪里紅300克,鮮香菇50克,肉末100克,水豆腐一碗。 【做法】雪里紅洗凈,擰干水待用;油鍋中入肉末、香菇丁煸炒,至五成熟時,下雪里紅,煸炒2~3分鐘后,倒入水豆腐,燒滾后,酌加精鹽,煮3—4分鐘后盛入湯碗中即可食用。 此湯味鮮氣香,色澤艷麗,具有開胃醒脾,利尿消腫之功效,適宜于體虛浮腫,四肢倦怠等病癥,是水腫病人的食療佳品。 5.雪菜百葉 【用料】雪菜(雪里蕻)300克、百葉1束(約10片)、辣椒2個、堿粉1大匙、鹽1/2小匙、雞精1/2小匙、香油1大匙。 【做法】 1.堿粉用1/2盆溫熱水調融,放入一片片百葉浸泡至軟,至顏色變白,撈出,反復用冷水漂洗干凈。 2.瀝干百葉后,剝成小片。 3.雪里蕻去除莖部及老葉,洗凈,擠干水分,切成細末。 4.辣椒洗凈,切小圈圈。 5.起油鍋加5大匙油,加入辣椒炒香,放入雪里蕻拌炒片刻,最后放入百葉拌炒,加調味料拌勻。 【特點】雪菜具有利尿止瀉,祛風散血,消腫止痛的作用。中醫認為其有補中益氣、養脾胃的功效。用牛百葉搭配清潤生津的白菜和蜜棗煲湯,清熱而不傷胃, 雪里紅含大量粗纖維,不易消化,小兒消化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。 6.雪菜燒黃魚食材明細:大黃花魚1條(約400克)、雪里蕻200克、紅辣椒1根、蔥姜蒜末各1/2大勺、料酒1大勺、鹽少許、生抽醬油2茶勺、雞精少許、水小半碗做法: 1.雪里蕻洗凈,用清水泡一會,去除里邊多余的鹽分,然后擠干水分,切成末。 2.紅椒洗凈切小圈備用。 3.魚收拾干凈,擦干水分。 4.平底煎鍋中倒油燒熱,然后放魚,煎至兩面金黃。 5.將魚推到一邊,利用鍋中煎魚的油,倒入蔥姜蒜末和紅椒圈炒香。 6.再放入雪里蕻末炒香。 7.加少許鹽、生抽,料酒大火燒開。 8.倒入清水,轉中小火煮至湯汁微干即可。(鍋不夠大,就將煎好的魚盛出,然后另起鍋倒油,爆香蔥姜蒜末、紅椒、雪里蕻末,再放入魚和調料煮熟)。 文獻選錄
《名醫別錄》:“主除腎邪氣,利九竅,明耳目,安中,久服溫中。” 《素食說略》:“雪里紅炒百合,成雪里凝,切極小丁,以香油炒之,再入擇凈百契約炒,略加水,使其軟美可食,即起鍋,此菜用鹽,不用醬油。” 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“一名雪里紅,晴日川之,晾至干癟,洗凈,每百斤以燥鹽5斤,壓實醃之。數日后,松缸一伏時,俾鹵得浸漬,加鹵少,泡鹽湯候冷加入,仍壓實。一月后開缸,分裝壇甕,逐壇均以鹵灌滿浸為法,設鹵不敷,仍以冷鹽加之,緊封壇口,久藏不壞,生熟皆宜,可為常撰。……陳久愈佳,香能開胃,最益病人。” 《本草經疏》:“其主利九竅,明耳目者,蓋言辛散走竄,豁痰引涎,暫用一時,使邪去而正自復,非謂真能利竅明耳目,用者詳之。” 文化欣賞
《廣韻·一送》記載:“紅,草菜心長。” 《廣群芳譜·蔬譜五》:“四明有菜名雪里紅。雪深請有凍損,此菜獨青。” 清·陳確。《蒸菜歌》:“瓶菜詢已美,蒸制美逾并。尤宜飯鍋上,谷氣相氤氳。一蒸顏色潤,再蒸香味深,況乃蒸不止,妙美難具陳。貧士昧肉味,與菜多平生。因之定久要,白首情彌親。十日菜一碗,一碗幾十蒸,十蒸盡其性,齒莽安可云!當午飯兩盞,薄暮酒半升,相得無間然,千秋流項聲。非敢阿所私,良為愜公論。” 生產技術
雪里紅又稱雪菜。為實現優質高產,為加工企業提供優質、安全、衛生的原料,現就雪里紅的無公害生產技術作一介紹。1.范圍:本規程規定了雪里紅生產基地、栽培技術、病蟲害防治等無公害栽培要求及措施。2.環境要求:生產地環境包括大氣、土壤、灌溉水等,在選擇時要符合國家規定標準,要求土壤疏松肥沃,有機質含量高,排灌方便,近2~3年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,PH中性或微酸性。3.品種選擇:選擇分蘗力強、長勢旺、抗性強的優質高產品種。如上海金絲芥、吳江芥、九頭芥。4.育苗 4.1苗床選擇雪里紅種植 苗床不但要求近2~3年內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,而且在選地時要遠離十字花科蔬菜地,土壤疏松肥沃,有機質含量高,排灌靈通。 4.2 播種 4.2.1 播種時間 冬春型雪菜一般9月下旬播種,秋雪菜7月下旬播種。具體根據品種特性、食用要求及茬口安排等條件而定。 4.2.2 播種量 一般每畝苗地播種量300克左右。 4.2.3 播前準備 苗床地要深翻細整,整成龜背形,畦寬150cm左右。根據土壤肥力狀況,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~1000公斤。用50%辛硫磷1000倍液噴灑畦面,防地下害蟲。并做好種子處理,可采用10%磷酸三鈉浸種或代森鋅等農藥拌種的方法。 4.2.4 播種 播前先澆足底水,然后撒播,做到細播、勻播。播后蓋細土,并蓋上稻草等覆蓋物降溫保濕,有條件的可用遮陽網覆蓋,出苗后及時揭掉。 4.3 苗床管理 4.3.1 要適度供給水分,保持床土濕潤。 4.3.2 出苗后及時間苗,保持苗距2~3cm,待長到3~4片真葉時再間苗一次,間苗后要施一次淡肥水,促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,促進秧苗茁壯生長。 4.3.3 苗期要特別重視防治蚜蟲,以減輕病毒病的感染。 4.3.4 移栽前施好起身肥,做到“三帶”下田。 5.定植 5.1 整地作畦 前作收獲后,要及時清潔田園,清除殘枝敗葉,整地作畦,畦面整成龜背形。一般畦寬(連溝)1.5m,土壤較粘重的稻區狹一些,采用深溝高畦,以利排水。 5.2 施足基肥 翻耕作畦的同時,一般每畝施入腐熟廄肥1000~1500kg,或N-P-K含量為15-15-15%的復合肥30kg左右,或其他相應肥料,根據肥力適當調整。 5.3 定植時間 一般10月下旬具有5~6片真葉時定植,苗齡30天左右。 5.4 定植密度 一般行距30~40cm,株距25~30cm,每畝栽5500株左右,具體根據品種特性而定。定植時要帶土,要盡量防止傷根,并不使根群扭曲、懸空。定植后澆透定根水。 6.田間管理 6.1 中耕除草 定植后半個月中耕一次,共進行2~3次,達到去雜草、防板結、保水分、增加通透性的目的,促進生長。 6.2 肥水管理 追肥結合澆水進行,以氮肥為主,適當增施磷鉀肥,可以提高抗病力,增加產量。定植成活后開始追肥,一般3次,肥料由淡到濃。移栽后澆施淡肥水促成活,12月中旬每畝用碳銨、磷肥各20kg澆施,2月中旬每畝用尿素20kg、鉀肥15kg追施一次。根據土壤肥力及長勢酌情增減。采收前半個月停止追肥,以免含水量過多,使組織結實,以利加工。 6.3 冬春季雨水較多,注意開溝排水防漬害。 7.病蟲防治 7.1 主要病蟲害是病毒病和蚜蟲。 7.2 防治原則 7.2.1 貫徹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針,推廣以“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,減少化學防治,提倡物理和生物防治”的無公害化治理原則。 7.2.2 以蚜蟲、病毒病為防治重點。7.3 農藥防治 7.3.1 病毒病于發病初期選用20%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%菌克毒克水劑250倍液等病毒抑制劑和生長促進劑配合使用。 7.3.2 蚜蟲選用10%一遍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0.36%苦參堿水劑1000倍液等農藥防治。 7.3.3 交替用藥,做到安全間隔。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。 8.采收:一般3月中旬當雪里紅開始抽苔,分蘗高16~20cm時收獲,避免過早或過晚收獲,以免影響產量、質量。